北宋初年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广为人知。当时,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皇权,在宫中设宴款待禁军高级将领,以温和的方式让他们主动交出兵权。这段历史在后世被传为美谈。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南宋初年也发生过一个极为相似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宋高宗赵构在宰相秦桧的协助下,巧妙地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的兵权股票配资平台官网,虽然成功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因此断送了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这段历史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军事格局的失衡
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梁城,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仓促登基,建立了南宋政权。然而,原有的军事体系在这场浩劫中完全崩溃。面对金军持续不断的南下侵扰,宋高宗重建禁军的计划屡屡受挫。在长期抗金战争中,南宋逐渐形成了五大主力军团,分别由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和吴玠等名将统领。这些将领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军事集团。
随着战局渐趋稳定,宋高宗开始着手整顿军制。他首先将这些军队改名为神武诸军和神武诸副军。以岳飞部队为例,最初被称为神武右副军,后升格为神武副军,最终定名为神武后军。到了1135年,宋高宗再次下诏,将五大将的部队统一改称为行营护军,其中岳飞的部队番号为行营后护军。然而,无论朝廷如何更改番号,都无法改变南宋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地方将领拥兵自重,中央军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展开剩余57%二、权力收编的谋划
1141年,金朝在对南宋用兵的同时,也释放出和谈信号。金熙宗追封已故的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将在押的宋钦宗封为天水郡公。面对金朝的示好,宋高宗需要做出相应回应。在与心腹大臣秦桧密谋后,他们决定借机收回三大将的兵权。这一举措可谓一箭双雕:既向金朝表明了和谈诚意,又能消除武将集团对朝廷的潜在威胁。
于是,南宋朝廷以论功行赏为名,下诏召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位大将入朝觐见。由于韩世忠和张俊驻地较近,很快就抵达了都城临安。而岳飞因驻地较远尚未赶到。在此期间,秦桧与王次翁特意在西湖设宴,每日款待韩世忠和张俊,以美酒佳肴和歌舞助兴,如此展期以待者六七日。待岳飞终于抵达后,朝廷立即颁布诏令: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
三、北伐希望的破灭
表面上看,这三位将领都获得了升迁,但实际上他们被完全剥夺了兵权,成为有名无实的虚职。更令人玩味的是,张俊主动上奏,请求将其旧部划归皇帝直接统辖。宋高宗立即准奏,并下诏罢三宣抚司,改统制官为御前统制官,各屯驻旧所。随后,在宋高宗和秦桧的主导下,这些军队被重新整编为十支御前诸军,并在驻地名称前冠以御前二字。
御前这个称谓具有特殊意义,它标志着岳家军、韩家军等私人武装的彻底消失。这些军队不再隶属于任何将领,而是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川地区外,这些御前诸军并非驻扎在宋金边境,而是退守长江南岸,分散驻防于淮南各地。这种部署充分暴露了南宋朝廷消极防御的战略意图。从此,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希望彻底破灭,南宋王朝正式走上了偏安东南一隅的道路。
发布于:天津市美林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