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重点园区专场发布会召开。在会上,来自西城、丰台、石景山、房山、延庆五个区的负责人向大家“提交”了五年来各自在北京“两区”建设中的答卷。每一个重点园区都紧抓自身产业特点,努力打造北京“两区”新标杆。从多种“首创”政策赋能,到“党建+营商”的贴心举措;从引入高校团队打造特色高端产业,到搭建高精尖创新成果与企业无缝对接平台;再从工业遗迹蝶变打造城市秀场,到依照地势地形建设消费新场景,传统金融区也能成为商业消费新高地。
创新政策赋能 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五年来,西城区将创新政策赋能作为第一抓手,扎实落实优化政策,使区域内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到2797亿元,约占全市34.3%;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2024年达156.05万亿元,约占全市70.3%;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约占全市67.7%,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首都金融开放发展作出了“金融街贡献”。西城区政府副区长崔智生在发布会上表示,西城区在创新政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很多个全市“首创”。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北京市首个有关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地方政策“金开十条”,出台“金科十条”“金服十条”,共同构筑承接金融改革开放任务的政策“金三角”;发布全市首个地方性支持证券交易所的政策“服务北交所十条”。
发布会上,丰台区政府副区长高崇耀介绍,丽泽金融商务区首创性创新项目集群落地。形成了市场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的互换交易、全国首笔“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等50多个创新案例和金融产品。丽泽金融商务区结合自身情况开创了新型园区发展模式。建立丽泽工委管委会、丽泽发展理事会、丽泽控股集团、论坛年会、数智平台的“五位一体”发展服务模式。围绕“党建+营商”,做实做优“丽泽办岛”服务品牌,打造聚合基层党建、企业服务、产业促进、商事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党建服务、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保障等,持续构建“零距离+深链接+高黏性”的服务体系。
注重人才引进 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房山区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是区内重点发展产业, 更是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的支柱产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成为区内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房山区政府副区长高武军介绍,2025年3月,房山区获批北京市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4月,《北京市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将基地首批11个储能电站试点项目纳入方案,6月基地还获批了在园区内建设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北京),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聚焦绿色能源领域的中心。人才的强势流入,为园区的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已入驻的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4所绿色能源优势院校,其涉及相关专业19个,相关平台17个。汇集绿色能源领域教授、研究员等专业人才200余人。除此之外,基地还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合作,依托能源领域科技力量,强化产研协同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等京内外13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 并与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共同培养绿色能源产业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
延庆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发展为底色,锚定低空产业等特色方向,着力打造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在中关村延庆园,除了建立“上下贯通”的工作推进体系, 夯实“一园两区”创新发展格局的大框架,还精准培育高精尖低空技术人才,聚焦对接高效适配培育“融合联动”的产业创新体系。延庆区政府副区长、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主任苏礼华在会上介绍到,在技术培育方面,园区引进了中国工程院杨凤田院士团队,设立北京氢能航空创新研究院,重点攻关了氢能飞机、氢涡轮机等技术研发和创新。联合北航、北方工大共建先进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成立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这些创新资源的聚集加速了园区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园区为孵化成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 企业间设置了特别的“快行道”,打造“以企为贵”的一流营商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供需脱节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园区产业发展。
打造多层次生活场景 建立消费新高地
“两区”建设以来,首钢园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活力重塑”发展理念,成功引进外资企业48家,园区集聚企业941家,实现年产值突破730亿元,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有力推动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秀场。石景山区政府副区长胡浩介绍到,五年来,首钢园深化冬奥遗产和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打造聚落式会展场所,构建特色城市景观。不仅升级改造了服贸会峰会会场,还承接了滑雪大跳台世界杯、WTT中国大满贯等国际赛事,落地二次元动漫节、精酿啤酒节等主题IP活动,成为首发、首秀、首展、首体验的荟萃地,打造了商文旅深度融合的综合性会展小镇。
丽泽金融商务区除了拥有新型金融功能区的称号外,依托绿化资源和建筑高点优势,推出“丽泽趣野”“丽泽食客”“天空之镜”等创新消费新场景,重构城市休憩和商业空间。高端酒店与特色餐饮联合还构建起了文体商旅融合矩阵。在文化消费端,园区内联合驻区企业及楼宇开展垂直马拉松、交响音乐会、国际消费季等主题消费活动。高崇耀表示,丽泽金融商务区还建成了城市运动休闲公园、滨水文化公园、核心区南区绿地和金中都城遗址公园等绿色空间。2025年1月,16号线丽泽商务区站开通,实现了与14号线换乘。4月,丽泽路全线通车兰州股票配资公司,丽泽大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也为丽泽金融商务区全方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美林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